笔记巫术中国巫术导论Ivoripuion2025-02-032025-02-06巫术研究综述巫术概述定义相关巫术的定义很困难:因为在不同的背景下巫术都是不一样的(所指),巫术背景是很模糊的。

广义上:巫术是超自然力量或神秘力量相关的行为,通常被视为一种特殊能力,通常通过非物质的方式来对他人或者他物造成影响。

Edward Evans的定义:经验性干预措施,阻止与人的努力反其道而行之的妖术和其他神秘力量的工具。

宋兆麟:

巫术都有一定的目的;

绝大部分巫术都有一定的仪式或反映形式;

巫术一般都配合一定的口头巫词;

巫术必有主持人;

巫术的目的在于影响和改变客观事物;

巫师·萨满

巫师(Wizard)

萨满(Shaman):最早的自然崇拜的巫师就是萨满,万物有灵论(泛神论?)、灵魂不死

中国巫术史概览

神话时代与夏商周时期的巫术:三权合一

春秋战国时期的巫术:巫师的民间化

两汉时期:儒家官僚体制的取代(干的事情差不多,只是变成儒家来做,用新的语言去解释)

魏晋南北朝时期:儒释道的融合

隋唐时期:外来巫术进入

两宋时期:恶性巫术剧增,禁巫运动兴起

元朝时期: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

明清时期:巫术崇拜相对减少

上古巫术上古巫术的三个阶段:

神民不杂、民神异业

神接受人的祭品并作出回应,相对比较有秩序

神民杂糅、家为巫史

战争多,神人不分斗进入战争,人开始渎神、代神、诸神等,神不再开始参与保护大众的职责

绝地天通、使复旧常

统治集团再度垄断祭祀和对神的解释权,确立了巫师在沟通神人的垄断地位,巫师的地位成为世界的核心

西周时期:国家有巫官,巫官是贵族。

春秋时期:民巫出现,因为部分的巫官没工作了,下岗再就业。

民巫出现的原因:各国开始变法,逐步建立起以职官任选制为特点的制度。

自此,巫官合一的时代开始走下坡路。

巫术的新变化:方士的出现

方士的目标:追求长生成仙

虽然巫师、方士有很多差别,但也有一定的共同性,也有学者认为方士是失落到民间的巫师。

两汉时期的巫术巫师空前活跃,遍布朝野上下和民间;但也有人认为汉代巫师地位相当低贱,巫和巫术在官方舞台逐渐受到排斥。

官方巫术活动

西汉有完整的巫官系统

汉高祖:

吾甚重祀而敬祭

设置了七巫来祭祀

论证自身统治合法性

王莽:

重申礼仪制度重要性

中央政府设立有“家巫八人”

到了后汉,巫师地位开始下降

巫术在日常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,但是巫师的社会地位低下。同时,地方官员开展禁巫活动。

在两汉时期,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生导致了巫术衰落。巫术理论独立性受到挑战,被迫融入儒学。

魏晋南北朝的巫术魏晋南北朝,政权频繁更易,时局困苦、民不聊生,道教建立、佛教传入。

太平道、五斗米教比比皆是。

三国-魏晋时期是巫师的相对沉寂时期。

其实感觉就是:一方面有些统治者需要巫术来加固自己的统治,另一方面又怕巫术影响自己的统治,和对宗教感觉差不多。

隋唐两宋巫术隋唐时期,受到北朝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影响,巫师重新进入国家系统。巫师参与国家的“大傩”的祭典。

唐太宗、唐高宗迷信巫术。武则天信奉巫术。

两宋时期,儒释道三教齐尊,其中道教祭祀上升最猛。民间巫术也较为兴盛。

各类巫术巫术分类

按理论基础分类

顺势巫术、接触巫术

安抚巫术、强制性巫术

按实际功能分类

中国古代巫术

广义巫术:禁忌、厌胜、预兆与占卜、交感巫术

狭义巫术:交感巫术

宋代民间巫术研究

农业巫术、婚姻与生育巫术、祭祀巫术、驱病巫术、驱鬼巫术、丧葬巫术、毒蛊巫术、偶像伤害巫术、咒符伤害术、黑巫术、反黑巫术

中国巫术通史

超自然巫术

原始神灵巫术

神仙鬼怪巫术

佛教、道教、驱鬼巫术

杂神巫术、神判巫术、政治巫术

厌胜巫术、妇女巫术、蛊道巫术

人偶诅咒术扎小人的理论预设:

弗雷泽《金枝》:顺势巫术

弗洛伊德《图腾与禁忌》:错误联想

中国古代人偶诅咒术的来源猜想:对狩猎物实施的仪式

佛教的人偶诅咒术:樟柳人诅咒术

实操要点

材料质地:草人、布人、泥人、木人

连接材料:形象、名字、头发、指甲、躯体、人皮

施行方式:鞭打、针刺、镇压

很多人相信敌人在其偶像受到创伤时,本人也会受到伤害或者死去。

巫蛊诅咒术